分类
新手如何快速入门

投資人可以逢低進場?

投資心法

一位清潔工薪水微薄,卻靠股票累積2億台幣!買股記得8句名言,讓錢愈滾愈大

編按:物價一直漲通貨膨脹的年代,若想退休金不要愈變愈小,如何投資股票才能穩健獲利?擁有近30年的華爾街經歷的竹春整理出8個句子,記住它們,股票投資不易失敗。

巴菲特曾經說過,最理想的投資期是「永遠」,最好的情況是買到對的股票,它可以永遠地幫我們賺錢。清潔工瑞德就是靠著只買不賣的方法,以微薄的薪水累積了800萬美元的財富,相當於新台幣2億4,000萬元。

巴菲特告訴投資者:「投資的要訣就是在好時機買進好公司的股票,只要公司維持好的狀態,投資者就繼續持股不變。」

1. 逢低買進,逢高賣出

這句話的英文是Buy low, sell high,我以前覺得這句話和另一句名言「留下賺錢的,砍掉賠錢的」(Keep winners, cut losers)相牴觸,後來才明白,其實應用上是不同的。

但什麼價位是高,什麼價位是低?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尤其最高點極難預測,這也是為什麼長期持股是良策。於低點,股市大跌20%以後,通常有些好機會。不過最實在的方法,還是從基本面研究,在股市漲的時候,投資者還是有機會找到好股票,雖然機會少一些;在股市跌的時候,不好的股票可能就漲不回來了

另一個方法是根據整體市場的本益比,低本益比代表股價低,高本益比代表股價高。1990年之前,標普500的本益比大約在10至20之間,但1990年後,本益比大約在15至25之間。

2. 留下賺錢的,砍掉賠錢的

這個想法簡單易懂,但許多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往往反其道而行,誤以為跌下來的之後會漲上去,漲上去的可能會跌下來,其實不是這樣。好的公司會持續成長,壞的公司除非有大變動,否則很難翻身

我的答案是:毫不猶豫地賣掉第三家股票,賠錢就到此為止,讓賺錢的公司留下來。漸漸地,你的投資組合都是好股票,你可以睡得安穩,不必擔心市場時起時落

3. 勿空手接掉下來的利刃

這句話的英文是Don’t catch a falling knife,這是一句警語,提醒投資者不要以為股票跌就可以買,股票可以跌到0元,這是千真萬確的。大跌的股票有時就像一把利刃從天上掉下來,你不知道還會跌多少。

就算是很好的公司、很好的股票,買在不對的時機,也會有空手接利刃的感覺。比如說摩根大通在2020年初最高點141美元,大跌10%至127美元時,如果投資者買進,接下來又大跌40%至77美元一股,這種感覺就像是空手接天上掉下來的利刃。即使投資者在跌20%時買進,價格約113美元,之後也再大跌了30%,感覺也沒有好太多。幸運的是,好的股票需要的只是時間,摩根大通銀行經過8個月之後,在2020年的12月底,已經回到127美元一股。

當股價因整體經濟問題而下跌時,究竟應該在哪一個點進場?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最低點,為了減輕風險,減少空手接利刃的感覺,投資者可以用平均的方式買進,在整體股市跌20%時買進一些,跌30%時再買進一些,平均下來,就不會感覺是空手接利刃了

至於賣的方式,也是如此,尤其要避免跳樓大拍賣的情形。當空氣瀰漫著恐懼時,是最不應該賣股票的時候,如果有退休後生活費的需求,定期定量地賣出也是一個好方法

4. 買耳語消息,賣新聞

這句話的英文是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不適用於大眾,但交易員常會用到,用來形容證券價位波動的不合邏輯。比如說,馬路消息傳出,央行可能會降息刺激經濟,降息通常會使短期債券的價格上漲,在消息傳出時,債券便開始走高,當央行正式宣布降息,新聞出來後,債券價格不漲反跌。這就是典型的「買耳語消息,賣新聞」。

5. 現金為王

英文的說法是Cash is king,所有的投資項目裡,現金是最安全最靈活的財富。在整體投資上,將一部分留在現金,隨時可以投入高報酬率的投資,或是以備不時之需,這樣投資者更能睡得安穩。

6. 當事實與市場大眾認為的不同時 逆向操作

逆向操作不表示永遠都是逆向,甚至大部分時候的是順風行駛。富達投信(Fidelity Investments)在1970至1990年代有位著名的反向基金經理人里奧.多斯基(Leo Dworsky),他曾說,逆向操作的一個秘訣就是避免任何時候都是逆向。當事實和市場大眾所認為的事實不同的時候,才是逆向操作的時機

對於一個以逆向操作為投資策略的人,熱門股票是最難的挑戰,多斯基解釋說:「當熱門股票上漲時,你可能會賣得太早,當熱情過後,股價下跌,你可能會賣得太慢。」在從漲到跌的轉折點時,群眾往往是錯的,所以多斯基特別注意群眾對股票過度興奮或是過度悲觀的情形

根據多斯基1982年在《紐約時報》的說法,買機出現在:一、公司已經開始改善經營,但市場還未查覺;二、當公司的經營和所面臨的環境沒有太大改變,而群眾卻過度強調負面的消息

7. 別為省1分錢錯過買股時機

除非是買和賣的價差太大,一般下單的方式以市價單(market order)比較合適。市價單直接按當時市場價買進或賣出。當投資者覺得市場價位不錯時,直接以市場價交易,不要貪幾分錢的買賣價差,也不必等到下一個機會。限價單(limit order)指的是投資者預設買賣價格,企圖以低於現在的市價買進,或是以高於市價賣出。

乍聽之下似乎限價單比較划算,誰不想在低的股價買進,但執行起來卻有問題,尤其是對會選擇好股票、好時機的人。以前述蘋果股票為例,為了省1分錢,有可能因此買不到股票,買不到的時候,通常是蘋果已經漲上去了。而買到的時候,通常是因為市場價格已經跌得更低,低於買價。

8. 太頻繁交易 反而錯過最好的時機

每一次小股東買賣的時候,都是造市者賺錢的時候,小投資者資金有限,所以應該謹慎選股,選對了以後,就做長期投資的打算,以減少造市者從你身上賺錢的機會。造市者的設備和資訊比小投資者好太多,背後有許多的專家在做價位分析研究,小投資者應善於利用他們提供的市場,但不要以為個人可以簡單地經由頻繁交易來致富。

亞股明年要漲25% 逢低進場

11月12日,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上某金控公司VIP室中,電話鈴聲大作,電話另一端傳來急促的聲音:「怎麼辦?港股跌那麼慘,我的基金要不要贖回?」白金理財專員接大戶贖回基金的電話接到手軟;另一頭,在銀行櫃檯也有不少焦慮的投資人,頻頻詢問自己持有的基金情況。 當天,美國次級房貸衝擊再起,美股暴跌,引發全球股災。其中,亞洲股市一片哀鴻遍野,滬指下跌2%,台、港、韓等股市均大跌3%以上,亞洲新興市場還可以投資嗎?這是投資人一致的疑問。 以外資觀點來看,認為亞洲市場仍深具潛力。摩根士丹利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伍德(Malcolm Wood)就認為,明年亞太區股市還有25%漲幅。漲幅可期的原因有3:一是企業獲利至少會有2位數增長;二是資金動能將進一步拉高本益比預期;三是各國匯率升值幅度上看6%至9%。 伍德樂觀認為,亞太區股市短時間內上漲了這麼多,一則漲幅減緩,二則因獲利了結回檔修正,都是正常的現象,他還是會建議客戶逢低買進,因為明年還有25%的漲升空間。

高盛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 Moe)也不認為這波修正會讓亞太區股市一蹶不振,相反的,指數拉回風險只是為了創造年底更豐厚的報酬率,因為亞太區股市存在著強勁的企業成長與資金行情雙動能。 雖然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橫掃全球,但亞洲經濟成長仍舊強勁。根據調查機構的資料顯示,亞洲地區(日本除外)今年的GDP成長率,預計將會達到8.4%,明年維持7.6%的高度成長。 建弘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鄭思佳表示,中國、印度、東協等新興區域,其經濟成長力道持續強勁,由於部分亞洲地區的貨幣價值遭低估,及市場預期可能升值的心理因素,將使得資金持續流入亞洲市場,並持續推動亞洲經濟和股市的成長。 由於美國聯準會持續降息導致美元走弱,但新興市場貨幣則走強。鄭思佳表示,10月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長11%,並續創新高,且近8周資金大量流入新興市場,達到約2.73兆美元,其中亞洲地區1.41兆億美元占51%(大中華區達6043億),相關地區的股價,正強力反彈。 在亞洲主要各國的表現方面,鄭思佳表示,預估中國大陸股市11月將處於盤整期,雖不易大漲,但通膨幅度將會略降;香港市場雖因大陸投資直通車政策暫緩,但因產業獲利表現亮眼,預計投資資金仍會持續挹注;南韓近期雖遭外資轉買為賣,但因產業競爭力和出口強勁,大盤指數仍有機會創新高。

至於日本表現仍持續疲弱,鋼鐵和原物料表現走跌,出口類股短線賣壓沉重,在外資抽回資金和內資表現也不積極下,未來仍是弱勢整理為主;新加坡市場則有過熱的疑慮,官方政策偏向短線調控,明年經濟成長預測略趨保守,預計未來表現比官方單位發布的數字來得好。 不過,在漲幅已大的情況下,未來亞洲股市指數,漲勢將會減緩,投資重點選股重於選市。鄭思佳認為,由於美元弱勢將帶動亞洲貨幣升值,使得內需消費市場將會加速成長。亞洲國家將由原本的世界工廠,逐漸轉型為世界市場,未來將快速耗用全球的資源,通膨壓力也會漸增。 鄭思佳表示,預估11月股市高檔震盪,未來亞洲地區投資方向,建議減碼日本,加碼香港、台灣和韓國地區,並以能源、地產和消費類股為主。

法人也指出,亞洲企業獲利強勁及經濟高度發展是全球資金的焦點。若從亞洲各國經濟成長率、本益比、今年以來漲幅3方面來分析,最具落後補漲和潛力的就是台灣、韓國與泰國。 國泰投顧總代理的百能投資總監史蒂芬.戴斯特(Stephen P.Dexter)也看好台灣、韓國、新加坡。他指出,目前新興市場許多國家如香港、印度的股市評價都已偏高,短線的震盪難免,投資人最好先別躁進新興市場,應等待股市回到合理評價時再開始逢低承接。 就亞太地區的本益比來看,泰國14.11倍、南韓14.37倍、馬來西亞14.91倍、台灣15.46倍,都是相對較低的國家。 在投資標的方面,台灣工銀投信表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表現以亞洲為最強,MSCI新興亞洲指數成長5成最為可觀,而過去3年績效的表現,則以拉丁美洲為最,累積漲幅超過1.6倍,新興歐洲相對落後前二者,投資人不妨考慮選擇新興亞洲為低檔承接的首選。

台灣工銀投信表示,金磚四國的內需成長腹地仍以亞洲的中國與印度為首,東歐的俄羅斯與拉丁美洲則兼具原物料與經濟成長題材。近年來兩大金磚經濟起飛帶動下,亞太地區儼然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其實歐美跨國企業的營收已有越來越高的比重來自新興市場的營收成長,彌補已開發地區營收數字下滑的缺口,其中多數又以新興亞洲的營收成長最為突出。 台灣工銀投信指出,隨MSCI季度調整將亞太地區指數增加中國與香港的比例,亞洲地區市場波動勢必加劇,投資人介入新興亞洲市場必須有心理準備,單一國家基金的風險提高不少。因此,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以選擇低檔加碼區域型基金,穩健型投資人則應以分批進場或平衡基金布局為佳。 台灣工銀投信進一步表示,定時定額還是投資新興市場最適合的方式,尤其在高度波動的市場當中,定時定額投資不僅平時不斷攤平成本,新興市場這種高度波動的特性,一旦漲勢啟動,也隨時有快速拉高收益的機會。

美股何時可安心進場承接?緊盯這6個市場「投降」訊號

市場策略師與技術分析師認為,美股最近雖然跌跌不休,但此刻進場逢低承接的時候未到。美聯社

投資人在看跌後市時買進股票「賣權」(put),在看漲時買進「買權」(call)。所以,檢視賣權買權比(put/call ratio)便知投資人有多恐懼。這個指標若是升高,意味市場恐懼程度加劇。Leuthold Group投資長拉姆西分析三日均值歷史資料後發現自2014年以來,市場「投降」落底時,這個比值會升到0.85或更高的水準,最近的比值大約在0.7,所以這顯示「投資人現在很害怕,但還不算真正驚慌失措。我不認為已接近最終的低點」。

四,遭跳樓大拋售的股票家數飆升

「熊市陷阱報告」(Bear Traps Report)創辦人麥唐諾確認市場「投降」時刻的方法,是追蹤跌幅很深的股票有多少檔。具體來說,就是觀察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股票中,股價仍高於200日移動均線的股票家數占比有沒有急遽萎縮,若降到20%上下,就顯示市場「投降」了。目前這個比率在28%附近。

五,賣壓爆量傾巢而出

投資快訊「InterMarket Review」發行人暨「投資心理分析」(Investment Psychology Explained)作者普林說,「賣壓高潮」(selling climax)是市場「投降」的一大特徵,此時市場往往爆量下殺。這可能發生在早盤,股價唏哩嘩啦沖刷而下,隨後從低點回升,然後市況顯得相對平靜。目前為止,尚未見到這跡象。

投資人可以逢低進場?

投資心法

投資心法

鐵飯碗也會丟掉!一位年輕教師的投資之路

投資心法

輸在起跑線上怎麼辦?要提前規劃退休金嗎?

投資心法

年輕人想開始投資?先試試定期指數化投資!

投資心法

孩子的紅包錢怎麼運用?用這招做好壓歲錢理財

投資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