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未来
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有比较强烈的投资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会带动银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进而促进了整个银行的业务发展。伴随着中国 GDP 的高速增长,整个银行业也经历了快速增长,在入世到现在 20 年左右的时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扩张了 10 倍以上,从 2003 年不到 30 万亿,到 2021 年 9 月末大约是 350 万亿以上,这实际上是由于外部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动力和需求。
但在新格局构建过程当中,整个经济长期增长的中枢是下行的,这必然意味着对金融的需求也会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宏观杠杆率进一步上升,控制信贷和社融的增长与实体经济相匹配,金融增长速度和实体经济、名义 GDP 增长速度要大致相当。那么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银行业的增长速度会降到和实体经济大致相当的水平, 与过去相比,这显然是一个持续放缓的过程。所以,规模扩张下降之后,整个银行发展的理念要发生一些调整。
金融新未来
自1995年刘永好先生倡导、发起设立中国民生银行以来,新希望集团涉足金融投资近30年, 旗下拥有民生银行、新网银行、华创证券等多种金融业态布局。
新希望金融科技,是新希望集团本着普惠金融初心,依托多年深耕银行运营领域的厚重积淀, 汇聚全球一流人工智能专家团队,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行服务的专业技术机构。 公司专注于为合作银行量身定制基于移动互联网架构、依托云计算数据处理能力, 全面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数字金融平台。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
规章
南沙金融业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来了……
一、“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
二、谋划多项重点任务引领创新发展
抓好“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将重点探索以科技金融、资本市场、新兴产业金融等方面合作,推动广州、深圳双城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作用,在金融规则对接、机构互设、产品与服务互通等方面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并依托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等平台,力争将南沙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对外开放合作、金融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功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和水平。一方面,健全匹配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南沙将围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航运物流、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布局,结合科创金融和新兴金融的发展趋势,探索金融如何构建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南沙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做大做强南沙本地金融机构总部、增强金融区域分支机构实力、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和金融新业态发展等方式,多维度完善南沙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并通过增强企业信贷融资便利性、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挥保险保障作用以及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擦亮南沙八大特色金融名片。通过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跨境资金流动等措施创新发展跨境金融业务,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通过研究制定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支持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前瞻性布局碳金融试点、建设绿色金融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等措施稳步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助力绿色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做大做强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吸引各类航运金融相关要素资源集聚、构建协调发展的航运金融生态圈等措施加快发展航运金融业务,强化南沙国际航运枢纽能级。通过加快培育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数字金融、优化配套服务体系等措施,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生态圈;通过建立完善的期货市场体系、创新期货市场产品和业务、助力打造风险管理中心等措施,打造完整期货交易产业链;通过建设千亿级融资租赁产业集群、推动融资租赁产品和服务创新、发挥融资租赁促进投资功能、引导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发展等措施,夯实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地位;通过发挥风险投资基金作用、打造面向国际的风投创投集聚区、完善股权投资激励政策等措施,提高股权投资培育新兴产业能力;通过推动商业保理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商业保理业转型提质、深入推进商业保理业监管等措施,引导商业保理规范健康发展。
优化完善发展空间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物理载体建设方面,南沙积极推进建设“一岛一区一园”金融服务新格局——南沙国际金融岛、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引导重要金融创新平台、重点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等集聚发展,带动金融专业服务集中化、体系化。在功能承载区打造方面,南沙将探索打造“金融新未来 一中心两功能区”——全球飞机租赁中心、金融科技产业先行区、供应链金融示范区,促进高端金融资源要素加快集聚、高效配置,形成相关行业机制体制创新高地、服务标杆高地、产业集聚高地。
构筑完善金融产业生态圈,为金融发展保驾护航。南沙将通过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优化金融法制环境、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等举措,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金融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南沙将从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体制、防范处置重点领域突出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多个维度,显著提升地方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地方金融业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三、“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
发展方面:金融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不足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55.67亿元,GDP占比从0.01%上升至8.43%,排名全区行业第4;金融业纳税额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16-202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59.9%,2020年南沙区金融业实现税收收入61.6亿元,排名全区行业第3;全区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基本实现五年翻番。金融生态日臻丰富,形成八大特色金融板块,2020年全区金融企业累计达6585家,是2015年的9倍,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占全市的1/4,港澳资金融类企业占比1/4,累计落户融资租赁企业2208家,占全国1/5、全市4/5以上,五年增长21倍,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创新方面:先后获批“南沙金改15条”“广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广东金改30条”“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政策文件,自由贸易账户、国际航运保险税收优惠、外汇收入支付境内经营性租赁业务租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QDLP和QFLP)、外债便利化额度等多项创新政策试点相继落地。在创新政策试点带动下,南沙累计落地45项金融创新案例或试点,涵盖跨境金融创新、特色金融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有力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引领作用。
中行王亚:私人银行的现在和未来,都必须牢牢扎根于经济发展丨金融新未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